中國網評論員 唐華
新冠疫情肆虐之下,中國經濟的逆勢上揚給全球帶來一絲暖意;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的積極信號,又為謀求后疫情時期經濟復蘇的世界各國帶來新機遇。
本次會議提出“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”,強調“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”;會議重申“全面推進改革開放”,強調“要放寬市場準入,促進公平競爭,保護知識產權,建設統一大市場,營造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營商環境”。這表明,中國著力構建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,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,將大幅提振中國內需。而且它不再是簡單的數據累加,而是對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實現消費的提速換擋升級。
此前,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表示,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,且增長潛力巨大。未來十五年,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將達到8億,消費升級動能強勁。這無疑為全球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提供了廣闊商機。瑞士《現金報》發表文章表示,中國在新發展階段更加注重經濟發展質量。法國《回聲報》撰文進一步指出,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,中國堅持擴大內需,并在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創新,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,將為國際市場帶來利好。
本次會議也向外界表明,中國絕非要關起門來搞建設,而是在更大范圍和更高水平上,敞開大門同各國開展互利共贏合作。自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始終堅持這一基本國策不動搖,開放的腳步從未停止,即便遭遇單邊主義逆流和疫情沖擊,依然不改初心。2019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9415億元,同比增長5.8%,規模再創歷史新高,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地位;今年前11個月,我國實際使用外資8993.8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6.3%,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。堅持繼續擴大開放的中國,對外資釋放了十足誠意,外資也通過“用腳投票”的方式,展現了對中國經濟的信任。
不久前,中國簽署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,將與區域內各國推動商品、服務、技術和人員自由流動,促進產業鏈、供應鏈深度融合,推動中國對接國際經貿規則,削減進口關稅和非關稅壁壘,更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。在此基礎上,本次會議提出“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(CPTPP)”,充分體現中國不帶政治偏見,不搞意識形態對立,堅定支持多邊貿易,推動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,增強產業鏈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強烈意愿;以及繼續堅持更高水平、更高層次對外開放的拳拳初心,給困頓中的世界注入新的活力。
對此,彭博新聞社報道稱,國際投資巨頭看好中國巨大機遇,紛紛推出專注于中國的新戰略。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高管表示,摩根士丹利就是“這種開放的巨大受益者”。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余虹表示,中國全面推進改革開放,通過完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外國投資,有助于中國經濟發展,也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力量。
8月24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說:“現在,在波濤洶涌的世界經濟大潮中,能不能駕馭好我國經濟這艘大船,是對我們黨的重大考驗?!倍鎸谰魬鸷椭卮罄щy,中國不僅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,更向全世界釋放出了改革不停頓,開放不止步的積極姿態。誠如會議所言,“我們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、世界矚目、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?!蔽磥?,中國經濟的巨輪將一如既往地從容應對驚濤駭浪,熱情擁抱全球化的碧海藍天,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、共迎挑戰、共謀發展。(責任編輯:李小華 戚易斌 蔡曉娟)